演讲全文>>
各位听众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洪荒之力。我是谁?我特别想成为这样的人,四肢发达,但是我们做洪荒之力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在哪儿?我们是否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呢?我想我是谁,我是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洪平,我的专业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我从1996年开始就为各个国家队提供科技服务和保障。这就是我,我能做什么?什么是洪荒之力?我想和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分享。洪荒之力是什么?首先我们看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有没有最快最高最强?没有,为什么?因为人类的极限在什么地方,一定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医生可以告诉你血糖高了怎么控制,血压高了怎么治疗,但是谁可以告诉我们的心脏最高的次数、我们的血压最高的承载负荷以及我们奔跑的速度、跳跃的高度、这样的极限在什么,这一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而我们体育科技工作者,是配合教练员让我们的运动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自我完善自我挑战,那么有一类人可以代表整个人类,去挑战人类的极限,更快更高更强,所以这才是洪荒之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什么?我们首先看博尔特,这样的一个洪荒之力,他为什么能跑这么快?有一个物理学原理牛顿第二定律,人从静止到跑起来,从低速到高速是一个加速的过程,物理学定律告诉我们,没有力量就没有加速度,所以力量是驱动博尔特速度越来越快的核心动力。所以要想跑得快首先要有力量,洪荒之力就是来源于此。而决定力量多少的是什么?是我们的肌纤维,你看我肌肉并不是很强壮,我也许是一个两缸的发动机,但是博尔特的这个肌肉体积和质量,他可能是一个八缸的发动机对吗?所以他的动力就比我要强很多,这是一个。第二个神经要控制我们的肌肉,神经控制肌肉是大脑对神经的冲动的支配和肌肉的肌纤维的募集。我有两缸但是我的神经,只能控制一个缸去运动,而博尔特有八个缸,他这八个缸因为他的神经的训练非常的到位,他八个缸全部动起来了,我是两驱的一辆汽车,他是四驱的汽车,你说他能不比我跑得快得多吗?这是力量的来源和它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去了解,博尔特的力量是多少?我不知道我没有数据,但是有些人的数据我是有的,比如说马龙握推230公斤。您是多少?比如说乔丹握推200公斤,奥尼尔握推198公斤,而我们中国最著名的中锋握推150公斤,我们整个篮球界的平均水平是多少?120公斤左右,有很多运动员都推不到100公斤。好我们去打乔丹,200公斤对100公斤一对抗,你倒地他站着对吗?这就是为什么力量是决定我们比赛胜负的物质基础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我们可以看我们和NBA的身高,已经相差无几,但是我们比他体重要少九公斤,而代表人体身体密度的科特来指数我们有相差36。这是什么概念?是我们的身体密度没有别人大,而这个身体密度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我们身体里面的,肌肉密度和脂肪决定的,所以NBA球员浑身都是腱子肉,而我们很多运动员身体的脂肪含量相当高。试想一下,一个100公斤的运动员,如果身体脂肪含量是25%,他就有25公斤的脂肪。如果力量不变我减少5公斤脂肪,M下降是不是加速度就会提高?还有一个如果把他5公斤的脂肪像衣裳一样脱下,我往上一跳落地,我的膝关节的受力是不是要小很多,我的运动损伤是不是就会小很多,所以身体的质量、肌肉的质量和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损伤的关系就不言自明。
那么我们来看,对于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我们希望他吃更多的优质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肌肉的物质基础,这是NBA球员的禁忌,不能吃热狗、不能吃汉堡、不能吃全蛋不能吃糖果、不能吃黄油不能吃熏肉、不能吃煎制食品、不能吃冰淇淋、为什么?含脂肪太多,所以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或者我们要成为一个科学的健身爱好者,首先要管好我们的嘴,提高我们摄入食品的有效质量,这是第一部分合理的营养。第二部分了解每一个运动员,他的身体状态和训练水平,比如说抽血了、比如说测他的速度、测他的力量、测他的心肺功能、测他运动完以后的血五酸、测他重跳的高度了等等,了解他的身体机能和训练水平,为他设计科学的训练方案,这是一个比赛周期的训练方案。首先准备打好物质基础,然后提高肌肉的体积,肌肉体积提高了,是不是肌纤维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了,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我们再去练标准的动作,使它技术定型,然后再去提高他的爆发力,使他力量更有质量,提高爆发力完以后,再去提高他的力量耐力,使他可以多次的奔跑和对抗,然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去比赛。这只是一个力量的过程,还有技术的过程、战术的过程和速度的过程,所以整个训练计划的设计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的过程。至于这样的一个设计,我们会去了解每一个训练手段怎么开展,比如说我要练投篮,投篮这个动作,引体向上可不可以还是握推可以?引体向上是不可以的,引体向上是远固定,握推是近固定,而投篮是一个近固定的过程,这是一个简单的现象,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分析需求,然后选择要练习什么肌肉,再去选择练习的方法。练习的频率、练习的顺序、练习的数量以及练习的间隙时间,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训练计划。比如说第一组蹬腿握推等等,然后15个,然后之间休息两分钟再做第二组,第二组强度更大,每做完一个十五分钟,十五次一分钟跳绳,做完一次一分钟跳绳,做完一次一分钟跳绳,这个强度就很大。把这些元素贯彻其中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训练计划。在训练计划执行过程中,我们要明确训练要求,比如说这个分蹲,这个放的地方对吗?这个地方是不对的。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所以把杠铃放在肩最宽的地方,同等重量身体的压强是最小的。这个是安全的,这个是不安全的,这个手的位置对吗?手一曲手腕就要受力,手腕就会产生损伤,而如果是直的,手腕不受力,手腕的损伤就最小。这个动作对吗?膝关节过脚尖还是不过?膝关节初学者最好不要过脚尖,一旦过了脚尖,膝关节的受力就会大,膝关节就会产生损伤,还有这个是塌腰的动作,这个是拔腰的动作,哪个更对?这个力距更长,所以腰的受力比较大,这个力距短,腰背不受力,所以他的损伤就小。一个简单的动作,因为你注意和不注意,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对每一个训练手段,都要出明确的训练要求。然后还要控制运动的速度,运动的稳定程度以及呼吸的方式,提高我们的训练质量,然后强化我们的训练质量,包括有教练员指导,严格的计划,正确的动作,全神贯注热身不要我行我素。要做牵拉练完以后,最后把所有的力量转化成我们专项力量,专项技术有这么一套流程,还有我们要依据他奔跑的能力,去为他选择不同的鞋。鞋改变不了,我们可以为他制作鞋垫来提高他这个轮子的抓地能力对吧,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整个训练的科学的开展。
在这个过程中,F等于MA有肌肉了,肌肉的能源从哪儿来?能源从糖、脂肪和蛋白质来,那么对于运动员来说,这辆好车要加好油,什么是好油?糖、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没有尾气,而脂肪和蛋白质的燃烧,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废气。我们有时候称它为,比如说血五酸,那么氧气进入身体,要有肺活量,对吧肺活量,那么肺的活量,肺活量越大氧气进入了身体和血红蛋白结合,血红蛋白结合在红细胞里面,红细胞运行在血管里面,血管把这氧气运到身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什么意思?有很好的肺活量、有很多的氧气瓶、有很快的运输车、有很畅通的公路到一个非常好的发电厂,能源物质加氧气充分燃烧生成能量,这是我们运动员产生能量,驱动力量的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要评价运动员的肺活量、运动员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管心脏的功能以及他线粒体酶里面的活性才能保证他整个的代谢是稳定的、顺畅的高功率的。我们怎么做?我们跑步的时候戴氧气面罩,游泳的时候戴氧气面罩,自行车戴氧气面罩,通过速度越来越快来评价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值。氧气排放越来越多,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最后达到一个最高值,我们叫最大摄氧量氧气的,这个过程中所对应的心率就是最高心率。心跳最快的速度,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心率来评价运动员承受的负荷的强度。这个强度决定了运动员训练的能力水平和他自身提高的幅度,而这些氧气的供给有氧和无氧能够代表的不同人员物质供能的功率持续时间和稳定性,有了强度以后,我们就可以用心率呼吸频率,血五酸肌酸激酶,主观疲劳样表,这样的一些生理、生化物理学指标来评价我们的训练强度。而强度是所有训练的核心,在这样指导下是不是就完善了?不是,我们运动员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我们篮球比赛经常会看到运动员第一节打比赛汗流如注气喘吁吁,为什么?因为人体的肌肉是这种运动肌对氧气的需求是瞬间的,而人的呼吸机是平滑肌,对氧气的这种供给它有惰性。氧气需求特别高而呼吸机没有被兴奋起来,氧气供给不足所以人气喘吁吁。当你跑一千五百米,跑第一圈的时候没事儿,跑第一圈半的时候喘不过气来想放弃,那个点叫极点,又叫第二次呼吸,当你顶过来以后氧气供给和需求平衡了,气顺了跑起来就舒服了。
运动训练也是如此,首先要做热身,让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充分动员再去进行训练和比赛。那么训练完比赛完以后它产生了很多废气,比如说血五酸这种物质,我们要在训练完以后通过休息让他恢复吗?还是让他慢慢地跑?还是让他持续性地跑?研究表明训练完或者运动完以后,慢跑二十分钟,血五酸消除的最快,所以我们做完健身以后,也要去做放松活动。不是跑完了就完了?而是不能放弃,放松这么一个重要的部分,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训练计划,包括你在什么周期、包括在什么时间、你要练什么,是心血管系统还是肌肉还是循环、第一组做什么第二组做什么、间隙时间是什么、练完以后是不是要放松、每一个训练计划的内容是什么、结构是什么、间隙是什么、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训练计划。看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了解遗传,以前有很多有一些运动员有马凡式综合症,一种遗传性的疾病,有地中海性贫血这样的一些疾病,如果我们通过选材,能把这样的风险排出掉,是不是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有帮助?第二个运动员在不断的发育,在这个过程中他处于神经的发育敏感期,还是肌肉的敏感期、还是心脏的敏感期,我们要去寻找,他发育的时间点,我们不看身份证,我们只看骨龄,他的生物发育年龄,而不是年龄这种社会年龄。我们还要看他健康是否受伤、是否感冒、是否有别的健康问题,我们还要看他的机能,肺活量如何、血红蛋白如何、心脏功能如何,我们还要看他的体能,他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这些体能是否匹配完备。在体能的基础上,他技术是不是能够发挥到最佳,他的战术是不是组合最好,他的心理是不是足够坚强,他是不是懂规则能用规则,他是不是服从指挥,有团队凝聚力,这是整个我们在训练学过程中,所要去强调的多个学科。
这是一个伟大的球员张伯伦,身高2.16米,100米十秒九相当快,400米47秒,跳高2.07米,能跑能跳持续时间还长,这是一个伟大的球员。在这样科学的系统的训练下,能够成为一代传奇,他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作用?我们看一个三十八岁的女子,她要两个多月挑战120公里的戈壁,她喜欢,怎么办?
她来我们这儿做测试,首先做运动风险筛查,证明她的心脏,她的各个器官是符合健康的要求的。然后去了解她的身体机能,评价她的身体结构,确定她的强度了解她的负荷,然后去诊断她的伤病,去对她的跑动姿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帮她纠正跑步的姿势,然后进行力量训练。进行这个田径场的匀速训练,进行现场的训练,包括她的鞋她的装备,她的饮料如何选择,然后通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她体重降了0.5公斤可是肌肉长了2公斤,多好的现象。肌肉长了有力量了,体重降了损伤少,然后她的跑动姿势得到改善,然后她的强度是达到了。比赛的这种强度,最后她挑战120公里成功,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中央10套走进科学,征战戈壁三集收视率很高。里面有很多知识点跌宕起伏,对于一个爱好者是如此,那么对于老百姓运动是什么?运动是良药,可以带来健康、可以消除一些慢性疾病、可以控制我们的糖尿病、可以控制我们的血压、甚至对心理学有很好的改善。但是我想强调一句,运动是良药,是药三分毒,现在很多马拉松比赛80%以上的人群有受伤,有一次比赛有两万人,其中有九千人肌肉拉伤,什么原因?赛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和牵拉,如果提前做这些准备这些运动伤害就可以避免,所以我希望大家记住运动是良药,是药三分毒,现在国际上有一个概念,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运动员来看。什么意思?运动员要病人要回归健康叫康复,病人回到家庭走向社会,他要成为一个正常人,病人还要回归岗位去工作,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怎么样树立目标?像运动员一样去对待他们,训练他们康复、健康,能够胜任社会的责任,所以这是目前我们在大力推广的活动。那么运动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孩子们从小爱运动,肥胖率可以减少30%,请假的天数可以减少2天,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工资收入会增加,然后他的医疗,这个保健的损耗会降低等等。如果他不爱运动,他可能就会肥胖,他可能就会因为请假多,学习不太好,所以工作以后的工资下降,他的医疗保险会增加,他最后导致他这个寿命,可能会减少5岁,以及他会遗传到下一代。父亲不爱运动,母亲不爱运动,他的孩子可能也不爱运动,这是影响到一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们提倡每个人都坚持锻炼、 终生锻炼,这是我们所倡导的。那么这种锻炼的,科学的指导需要什么?需要像我们今天这样的知识的传播,需要通过知识形成理念,通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为,通过行为来形成我们的习惯。运动可以成瘾,看看那些痴迷马拉松的人,运动是可以成瘾的,成瘾其实就是成为了一种习惯,在这种习惯下我们幸福一生健康一生,是多么完美的一件事情。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国有14亿人,我们如果体质不够强壮,我们还会是东亚病夫,中国有很多老年人,如果老年人身体不好,家庭的负担以及家庭的幸福就会受到影响。我们的劳动者,如果身体体质不够强壮,我们的生产力就会下降,我们的青少年如果成为军人,他们体质不好,就没有办法保家卫国。所以体质增强促进健康,是关乎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真正去挖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荒之力,最后感谢您的关注。希望您都参加到,我们的健康事业中来,和我们一起锻炼,和我们一起健康,和我们一起快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