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全文>>
以下内容为宿志鹏演讲实录:
我在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平时的工作内容主要跟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相关,勉强算是一个所谓的艺术家吧。
这张照片拍摄于南昌建军雕塑广场,这是我在2017年完成的一件公共艺术雕塑。整个雕塑群由90多个写实的青铜人物构成,共分为9组设计和制作这件作品是南昌市“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90周年纪念活动”的工作内容之一。为了突出“八一”主题,展示人民军队90年的光辉发展历程,所以群雕一共做了9组。
广场东西向纵轴上有3组雕塑,第一组叫“英雄集结”,反映了“集结”的主题:大家牵着马、推着炮,往集结地点集结。
第二组是主雕,反映了“起义”的主题。
第三组在赣江边上,叫“挥师渡江”,反映了“渡江”的主题。
另外的6组在广场两侧,集中反映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史。第一组的浮雕背景是井冈山,展示了从井冈山到延安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形象。
第二组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军队形象,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等形象。
第三组展示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军队形象,特别描述了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
第四组叫“钢铁长城”,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人民军队形象。
第五组叫“精兵之路”,展示了改革开放时期的人民军队形象,其中还有百万大裁军等系列历史背景。
第六组展示了强军兴军时期的人民军队风貌。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雕塑主要集中展示了人民军队从战略进攻到战略防御的历史。
作为一个艺术家,我除了要做雕塑,要和泥巴、上大泥,其实还面临着其他一些问题。首先是安全问题。刚才看到的渡江雕塑里有三艘船,主桅杆有18米高,而赣江边的风十分大,我们必须考虑要如何解决船帆的荷载问题。
当然,结构工程师会想一些办法,比如将桅杆加粗、加大,做得更加坚固。但是作为艺术家,我还要兼顾外形的美观。于是,我们尝试了一种新材料,定制了特殊规格的铜网,这样风荷载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船帆看上去也非常轻盈。
其次是景观问题。赣江的水位落差有17米,这就导致人们从岸边看上去,船有时在江面上,有时不在江面上。于是我们做了无边水池,即便江水有涨有落,即便有17米的落差,但人们依然感觉船是停靠在江面上的。
再次是效率问题。虽然整个雕塑的制作过程历时3年,但实际整个工期还是很紧张的。在将泥塑放大到翻制之前,我们对它们都进行了3D扫描,这样是为了做到精准的定位。
传统的雕塑定位可能比较落后,但现在因为有了3D技术,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提前将每个雕塑人物的落点位置准备好。所以,雕塑中每个人物的着地面积虽然只有20平方厘米,但即使只有一只脚落地,雕塑整体也是非常安全的,位置也是非常准确的。
最后是管理问题。这么庞大的雕塑项目不可能由我一个雕塑家来完成,整个雕塑的创作有60多个雕塑家共同参与,我只是整个雕塑组的副组长,负责所有的执行问题。
雕塑中的100多个人物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我们不可能把它们做成一样高,那样整组雕塑就太失真了。可是,如果高矮胖瘦放开了做,做完了以后比例不统一也会是个问题。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道具先行。
在所有的雕塑开始创作之前,先把道具全部完成,这样就有了客观标准,所有的枪械、枪炮也都以1.23倍的比例做完。在雕塑的创作过程中,这等于给了每个雕塑一根标尺,如此一来,雕塑家就可以放开手脚做了。不管是想展示一个小胖子战士,还是想展示一个高大魁梧的战士,比例都不会失真。
以上提到的是我在建军雕塑广场工作中,作为艺术家之外要考虑的一些问题。下面再看一件雕塑作品。这件作品完成于2012年,名字叫《情谊悠长》,取了“琴声悠扬”中“琴”的一个谐音。
可以看到雕塑中间的部分实际是一个巨大的马头琴形象,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雕塑的外轮廓跟马头琴重叠在一起后,看上去就像汉族的传统乐器——编钟。两个乐器结合一起,琴瑟和鸣,象征了民族团结。
这个作品坐落于内蒙古的锡林浩特市,是锡林浩特市的一个旅游标志性雕塑。因为涉及到旅游,所以我还设计了很多衍生产品,比如戒指、香水瓶、项链等。这是我作为一个艺术家介入到公共艺术领域外的一次尝试。
可能有人觉得我这个艺术家跟大家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别人想象中的艺术家可能是每天面对着画板和工作台,照着模特写生。
其实我最初的理想也是这样的。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想着毕业以后,每天做一点自己特别喜欢的、比较安静的工作。其实我也很羡慕那种艺术家:留着长头发,留着大胡子,走到哪儿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他是艺术家。
20年前,我刚刚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时候,还流行着这么一种说法: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搞装修的,一问才知道是中央美院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我们本身不修边幅,二是我们身上哪儿都是画画的颜料,脚上还粘着泥巴。不过那时自己感觉特别美,为什么?因为好不容易考上中央美院了,马上要成为一名艺术家了。
虽然本事不一定能赶得上真正的艺术家,但是穿衣打扮还得有艺术家的范儿,得让人一眼看出来我们就是搞艺术的。后来我想想,这也不简单是一种虚荣心,可能这是行业所特有的一个特性吧。
图中这个绿色的标志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校徽。校徽中有一个字是甲骨文,是艺术的“艺”字。现在的“艺”字是形声字,上形下声,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乙;但从甲骨文的写法来看,它其实是一个会意字,就是一个人跪在地上进行种植。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艺术本身还是一门技术。因为在文字未发明的远古年代,最难的技术可能就是种植了。同时,它还象征了艺术的另外一个特性——特别有仪式感——人跪在地上,非常虔诚地进行种植。
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艺术家喜欢讲究仪式感,因为行业本能可能就是这样的。
拿文字说事,可能有点戏说的成分。贡布里希是一位著名的美术史家,他写过一本叫《艺术的故事》的书,可能很多文艺青年都看过这本书。
书的开篇就写道:“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大家可能会纳闷:一个搞艺术史研究的,一上来就把自己研究的范围给说没了,既然没有艺术,还研究什么艺术史?
实际上,这句话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我理解这句话其实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层面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艺术品当初不见得是为了艺术而创作的。
比如说,博物馆陈列的精美的青铜器,当年很有可能只不过是一个煮饭的锅、盛酒的壶。
我们看到的唐三彩、秦始皇兵马俑,实际上不过是当时陪葬用的明器。另一个层面的意思是,自从有了艺术家,艺术史的研究就开始围绕着艺术家来展开了。
因为很多艺术品如果摆脱了艺术家创作的背景和创作的年代,艺术品本身可能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那么,艺术家在成为艺术家之前是做什么的呢?很有可能就是工匠,西方人尤其这样认为。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美术三杰”(列奥纳多 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都来自不同的工匠行会。
比如米开朗基罗,他来自金匠行会,本身是做金属器具的。雕塑家还有可能来自制造业行会,因为开采石料、采伐木材和盖房子差不多。
同理,画家也不一定是来自画家行会,他可能来自药材行会,因为研磨药材和研磨颜料差不多。画家还可能来自兵器制造行会,因为做完刀剑之后,还得在刀鞘上画花纹。所以在界定为艺术家之前,他们的身份只是工匠而已。
那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变成艺术家了呢?说到这个,要提到一位雕塑家,他叫蒙托索利。这位雕塑家可能很多人不一定了解,甚至很多从事雕塑工作的人也不一定会注意到他。
但如果你们去过佛罗伦萨,到美第奇小教堂欣赏雕塑作品的时候,或许会在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塑作品《昼夜晨昏》的旁边看见另一件精美的圣马可雕像,那就是蒙托索利这位艺术家做的。
蒙托索利本身还是一位神父,他于1563年去世。在去世前一年,他捐献了一个拱形建筑,供其他画家和雕塑家去世后举办葬礼时使用。通过这样一种临终关怀的形式,他将画家、雕塑家,甚至是建筑师等都划为了同一类人。
还有一位叫瓦萨里的艺术家,他自称是米开朗基罗的学生,同时他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当时,他联合了几名著名的、有影响力的艺术工匠发表了一个倡议:以后年轻人不用再在行会里学习绘画和雕塑了,而是去美术学院里学习。
有了美术学院,人们就可以在学院里学术绘画和雕塑技能,从而摆脱了行会的限制。这就是现在的美术学院的前身。也是从这儿开始,艺术家有了正式的身份界定。
既然艺术家找着自己的身份了,不用非得留着长头发去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那么艺术家是不是就不用焦虑了?恰恰相反。即便有了身份界定,艺术家还是无法彻底摆脱焦虑。
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向艺术家的华丽转身离不开“美术三杰”做出的贡献,特别是米开朗基罗。他是一位全能艺术家,什么都会。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画廊美术馆陈列着的《大卫》雕塑是他二十几岁时的作品。他不但能做雕塑,还能画画:曾把自己关在西斯廷教堂三年,不靠一个助手,自己每天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的,最终独立画完了500多平方米的西斯廷天顶壁画!
同时,他也是一位建筑大师:有人说圣彼得大教堂无法建完,已经八十几岁的米开朗基罗却说没关系,他来建,最后,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就是由他完成的。
这样一位全能的大师还特别长寿,活到了快90岁,很多学生都感觉没有出头之日。可以想象,有米开朗基罗这样杰出的艺术大师,即便后来有人自称艺术家,但仍会被认为没有前途。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这幅作品的作者乔尔乔达 波洛尼亚。这幅作品叫《抢劫萨宾妇女》。实际上,作品的名字一点儿也不重要,因为波洛尼亚压根没想做这件作品,他之所以做,完全是出于自己的一种焦虑。
因为别人都说虽然他的雕塑做的挺好,但他不会做石雕,永远超越不了米开朗基罗。一气之下的波洛尼亚就决定做一个给大家看看。米开朗基罗做的《哀悼基督》是两个人的组合,那他就做一个三个人的组合。
波洛尼亚完成创作后,当时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大公还去看了看,认为他做的确实好。不过波洛尼亚光顾着做雕塑,忘了给它取名字,以至于人们把这种艺术风格叫做“手法主义”。
在当时,这是一个贬义词,意即只继承了前辈大师的手法,没有继承他们的人文精神。当然,手法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贬义词了。
《抢劫萨宾妇女》一名是后来起的。刚开始,波洛尼亚起的作品名跟珀尔修斯有关。雕塑中的三个人分别是珀尔修斯的未婚妻、情敌和岳父,珀尔修斯的情敌其实还是他未婚妻的亲叔叔。
但一个叫吉尔伯蒂的有学问的人听说后,认为这么好的作品千万不能用跟珀尔修斯有关的名字,所以这幅作品改名为《抢劫萨宾妇女》。
不过人们可能对这幅同名画作更为了解。这幅画也叫《抢劫萨宾妇女》,它是欧洲美术史上常用的一个题材,很多大师都创作过这一题材的作品。最著名的是新古典主义大师,法国的雅克 路易 大卫画的。
大卫同时是一名雅各宾派成员,一名深度参与政治、参与社会活动的艺术家。他创作这幅作品的意义比较明显。画的中间是萨宾妇女,旁边持有狼形盾牌的是罗马武士(狼是罗马城的标志),另一侧是萨宾武士。
因为罗马武士抢劫了萨宾妇女,所以画面主要的人物就是萨宾妇女和她们的丈夫、儿子,萨宾武士和他们的父亲、兄弟。
画作创作的背景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那时每天都有人上断头台,整个国家都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之中。
艺术家终于可以摆脱技术的束缚,不再强调自己的手法,而去关注社会了。那么摆脱了技术束缚的艺术家是不是不用焦虑了呢?
这个人叫博伊斯,他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博伊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这话你们听着可能不恐怖,我听着却很恐怖。
我读了5年本科,3年研究生,又念了5年博士,今天站在这儿,我只能勉强说自己算一个艺术家。结果他说大家都是艺术家。这怎么理解呢?
其实他说这句话,可能是受到了西方历史终结主义思潮的影响。怎么解释西方历史终结主义中的艺术终结主义呢?古埃及时期,金字塔是纯物质的,通过巨大的体量和规模,让人感觉到威严。
古希腊时期,艺术作品多用大理石来呈现,冰冷的白色大理石经过艺术家的雕琢,变成了一个个温润的身体,这里面既有技术的含量,又有人文的关怀,达到了精神和物质平衡的状态。
文艺复兴时期,大家开始追求人文主义的情怀,精神开始大于物质。后来又有了印象主义,人们大概画一画,有个印象就可以了。再到后来,出现了行为艺术。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行为艺术作品,叫《潜能》。图中的女主是这个作品的创作者玛丽娜 阿布拉莫维奇,图中的男子是她的搭档,也是她的情人。
玛丽娜出生于前南斯拉夫,从小生活条件非常好,但是家里对她的管教也很严,用她自己的话说,29岁之前从来没有晚上十点以后回过家。东欧剧变后,她的生活轨迹变得和以前完全不同,她也做了很多疯狂的作品,比如这张图片记录的行为作品。
当时,这个作品存在了4分多钟,刺激的点在弓箭的箭头上抹了剧毒物质,只要她情人的手一抖,箭一射出去,玛丽娜可能当时就一命呜呼了。
直到现在我们看这个作品,依然还能感觉到艺术家想反映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男人与女人之间、孩子跟家庭之间那种紧张的关系。
这件行为艺术作品不再需要你有基础素描的功底,不再需要你经过艰苦的基本功练习,只要你有思想、有想法,你就可以进行创作。这已经完全摆脱了物质和技术的羁绊,想一想艺术家如果摆脱了技术的屏障,是不是会变得更焦虑了呢?
艺术家的焦虑其实并不是只有艺术家才有。我相信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点,每个行业的从业者只要有上进心,焦虑都是存在的。只是拿焦虑作为一个噱头来说一说美术史的发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心艺术,关注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