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陈诗宇。我从事传统工艺美术和服饰史的工作,也一直在研究还原古人服饰形象的方法。
过去,我做过很多形象复原的工作,还原过上千个角色,每一次形象还原,其实都像是一次破案。而这些最终都会呈现在博物馆的展览、影视剧和电视节目的创作、绘本以及各种与艺术相关的创作当中。
大概是在十七八年前,网上开始出现了一些对古代服饰、传统服饰的讨论:是不是有更科学、更准确的可以还原古代服饰形象的方法呢?当时我还在读书,充满好奇心,于是到处寻找各种各样的证据与线索。
首先,最容易发现的是图像线索,包括人物画、壁画、肖像画,画里描绘的各种古人的形象是很重要的证据。但这个证据能不能用、怎么用,它们是真还是假,反映了什么时代的哪个人物,都是需要讨论的。
通过考古,我们还会发现一些立体的证据,比如陶俑、十三陵的石像生等。这些立体的雕塑能够反映出比图像更多的信息,包括从头到脚以及背后都可以全方位地展现,也传达出更多的细节。
最重要的是实物材料,包括从墓葬出土的考古服饰、传世的服装。出土的服饰虽然品相可能不太好,或许泡水了、褪色了,但其展现的人物身份是非常准确的。我们能够知道它是谁穿的、在哪个时间点穿的。传世服装的品相比较好,但其身份信息有可能是散失的。
我们最喜欢也最好用的材料,就是品相、信息这二者兼具的服装。比如故宫收藏的清代帝后的服装。它们反映的人物身份、穿着信息、所处时代,都是非常准确的。再比如上方图片展示的万历皇帝赐给丰臣秀吉的服装,是日本京都妙法院收藏保存下来的,所以信息和品相都保护得非常好。
通过实物,我们就能知道这件服装的面料、工艺、材质与结构。而基于这些线索,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该怎么去称呼它、它在当时人的语境下是什么样的概念。这就需要回到第四类材料——文献。文献材料包括典籍里的礼仪制度、文学作品里的描述,甚至古人笔记里的细枝末节和蛛丝马迹。
以上介绍的这四类材料,就是我们进行形象还原所需要的线索。当然,每次破案的过程并不都能兼具这些材料。其实这是由历史文献学科的二重证据法(考古与文献)慢慢衍生成的N重证据法:各种不同门类的材料相互印证,就能够得出更加准确的形象。
有了证据和线索,就可以开始进行调查、还原的工作了。首先,我们要知道还原的是什么样的人,就需要调查背景。背景可以通过四个角度来调查:天、地、人、事,也就是时间、空间、身份与行为。
第一个角度是天,也就是时间。汉、唐、宋、明,各个时代的服装肯定是不一样的。上方图片是我们之前拍摄的三个作品,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不同时代的大风格和她们形象的特征是差异很大的。第一位西汉时期的女性穿着的是曲裾三重衣,状态庄重、内敛;第二位是盛唐时代的仕女,在妆容、服饰颜色花纹、体态等方面,都彰显了饱满、盛大的状态;第三位是南宋时期的仕女,又回归了比较内敛、低调、窄小的状态。
仅有大时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它展现的小时代,也就是具体的时期。上图是唐代男女的日常服装,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在初唐到唐末这300年期间,同一款服装随着时间流逝发生的演变。在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服装的廓形、流行的面容与妆面、体态、服装的柔软程度、帽饰的挺括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流行与审美也在像流水一样持续地变化着。
明代官员头上会戴乌纱帽,大家印象中的乌纱帽应该是右边两张图片的状态,但实际上,洪武年间朱元璋号称要恢复唐宋衣冠时,最早的乌纱帽其实是非常接近唐代的幞头(唐人的头巾)。但是,这毕竟是官员的常服,官员们渐渐觉得一个小小的幞头角并不足够庄重,他们想进行威严化、装饰化、夸张化的改造。因此,两边的帽翅就渐渐地越来越平、越来越圆、越来越大,帽山也越来越高。最后,就形成了人们印象当中最典型的明代官帽的样子。
所以,任何一款服饰、单品,在不同的时间下都有着不同的状态。我们不应该只了解某个大时代,更要了解它的细节的变化。当然,某个特定时代当中,年份、季节、节令等不同的时间点,着装也肯定是不同的。
第二个角度是地,指的是地理空间或位置。上方左侧的是在明代万历年间(1600年左右)江南版画中的仕女形象,右侧的是在北京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出土的宫女俑。她们是处于同个年份、同个时间点的两位女性,但她们服饰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江南的仕女头上梳着随意的云髻,穿着对襟,是有眉子的圆领杉;而北京的宫女头上戴着的是尖尖的䯼髻,穿着的是交领衫。我们可以由此看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时尚差异了。那么哪一个更先进点呢?大家应该能猜得出来,是左侧的江南。明代的江南尤其是苏州,其实就是当时的时尚发源地。时尚的潮流传播到北京可能需要很多年。因此在同一时间点上,不同地区的服饰也不同。
在不同政权、民族的统治下,服饰更会不同。上方左侧是河北宣化辽墓里的壁画,右侧是河南登封宋墓里的壁画。它们所处的时间大约一致,但因为族属、政权的不同,他们的服饰差异是巨大的。
第三个角度是人,也就是身份。上面这幅图是南宋的《中兴瑞应图》,中间那位看起来很高贵的是赵构。这幅图展现了他身穿紫袍时的样子,两侧的是穿着红袍的官员,后侧的是穿着绿色窄袍的随从。这就是用服色的不同来区分等级的现象。
性别不同,服装也肯定是不同的,但在民族早期,服装的性别差异并没有那么大。上方是西汉阳陵的陶俑,两者性别不同,但服装几乎是一样的,我们只能从胡须和发型看出性别的差异。
随着时间流逝、民族交融和各种文化因素的碰撞,就促进了性别差异的形成。到了唐代,男女装之间的差异就非常大了。
最后一个角度是事,也就是具体从事的行为。在不同的行为下,所穿着装肯定是不同的。现在大家可能都穿着日常的服饰,但到了要参加婚礼的时候,着装就会不一样了。上方展示了两张北宋皇帝的画像,分别是他在进行大小会时所穿的通天冠服,和他在常朝时穿着的常服,两者服装状态的差异是巨大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收藏了一位明代官员的画像册。这位官员给自己画了十幅画像,每幅中的自己都穿着不同的服装:从最隆重的朝服,到朔望朝参时的冠服,再到他平时办公穿的常服,以及居家日常使用的各种服装。每款服装都有着自己的符号和特征,这也就说明,古人的着装在不同场合下,有很多特别的讲究。
有了证据和线索,那我们怎么还原这些服饰或古人呢?其实,每一次还原都不一定能有充分的材料,所以每次具体的还原情况也都会不同。我来给大家举几个小例子。
2017年时,我担任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的历史和服饰顾问,为历史人物设计考证形象和服饰。2020年《国家宝藏》第3季第2集讲的是布达拉宫,其中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文成公主。那么,文成公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整个节目组想到的第一个线索,就是上方的这幅画:《簪花仕女图》。它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古代人物画之一,被当作唐代仕女画的代表。
这些是过去影视剧中的一些画面,在创作贵妃公主时,大家可能都是以簪花仕女图为参考的。有些艺术作品也是这样。
那么,这幅画到底能不能作为还原文成公主的材料呢?我们还需要回到考古线索中来比对。近几十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线索。唐代可考的、有纪年的墓葬至少有千处以上,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排序建立一个标尺,来反映每个时间点、每个时刻的唐朝女性的时尚状态与变化。
基于这个标尺重新比对,我们会发现《簪花仕女图》里体现的模样,比如头上有个大高髻和一些簪花,身上是轻薄的纱罗大袖衫和拖地长裙,披着柔软且长的披帛……这种样子其实更接近唐末到五代时期的女性流行形象。
比如南京南唐二陵发现的仕女俑,以及福建发现的闽国或者后唐时期的仕女俑,其大体都是头顶巨大高髻,穿着宽袍大袖。而这和文成公主所处的时代相差非常大:文成公主大概在太宗到高宗初年之间,节目的故事设定就在唐高宗初年。因此我们就放弃了这第一个线索。
那么节目组就说,可不可以用第二个线索,就是布达拉宫法王洞里的文成公主像?大家一般认为这个塑像可能是当时的作品。但如果回到考古我们会发现,其实它更接近的是元代到明代之间的服饰状态。其外罩八宝纹的短袖衫,内里有如意云纹等,这些都是明代比较流行的样式。再结合它元代样式的耳坠,我们综合判断其处于元代与明代之间,且有可能进行过重装。所以这也被排除在证据之外了。
最后,我们参考了长安一带出土的韦贵妃墓、燕妃墓等后妃墓葬,通过这些高宗初年墓葬里描绘的贵族女性或仕女以及一些陶俑的模样,归纳得出初唐时期或高宗初年的贵族女性形象:下身会穿间色裙,头上会梳着高大的双刀半翻髻。同时,我们采用了从西域而来传到了吐蕃和长安的联珠纹锦面料,再综合一些考古实物、图像和当时的文献描述,最后为杨紫扮演的文成公主设计了一款新的初唐公主的服饰模样。
创作时其实大家的信心并不足,害怕观众不一定能接受这种不太熟悉的样子,但播出以后收获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许多朋友说,这可能是杨紫最成功的一套古装造型,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心来真实地还原古代服饰。
第二个例子是电视剧《清平乐》中还原的北宋礼仪服饰。
礼服对中国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服饰,但也正是因为它太重要了,导致其使用场景很少,所以保留下来的概率就非常的低。我们今天是看不到任何北宋时期的大礼服原件存在的。
所以这次还原的实物参考比较少,不过礼仪制度留下的文献非常多,因此我们首先要还原出最准确的礼服制度。通过非常多的北宋时期和稍迟一些的文献记载,我们还原出了一版电视剧设定下的天圣年间的《天圣衣服令》中对帝王、后妃服饰的细节描述。
根据这些描述,就可以去寻找各种各样的线索和材料。从画像、考古的残片和其它文献线索出发,我们最终试着还原出了这件帝王的通天冠服、或者叫承天冠服,以及后妃的婚衣,都使用在一些礼仪隆重的场景之中。
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历史服饰,都只是一个现成的结果、一个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但其实,这个结果可能是几十年来很多位老师陆陆续续、一点一点、一丝一毫地探索发掘,最后才还原出来的。“凤冠霞帔”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凤冠霞帔是中国女性在参加重大典礼或结婚时穿着的大礼服,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首先可能会想到戏曲舞台上的凤冠霞帔,上方右侧展现的1987年《红楼梦》中贾母带着女眷迎接元春省亲的这场戏,她们所穿着的凤冠霞帔就是依据戏曲舞台的元素来设计的。当时的设计师所拥有的只是一些文献上的简单描述,因此创作资料和证据都是不足的。
近几十年尤其是近20年来,资料和证据渐渐多了起来。2001年江西省考古所发掘了明代宁靖王夫人的墓葬,墓里面出土了一件很奇怪的大衣服,如上方左图所示,是一件三角形的大袖衫,同时还有两条长长的飘带。经过丝绸博物馆赵丰馆长的研究,我们认为这就是文献中所说的大衫与霞帔。
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的真实的大衫,于是我的好朋友董进老师画了一个Q版的卡通形象,还原出了穿着凤冠霞帔的明代命妇的样子。2005年左右,影视剧创作中也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服饰模样。
接下来,还有一份可以参考的材料,叫做《明代岐阳王世家画像》。岐阳王(第一代陇西王李贞)娶了朱元璋的姐姐,他的家族一直延续下来,因此留有大量明代后妃女眷的肖像。2019年,我们在国家博物馆中发现了这些肖像,也在2021年的古代服饰文化展中展示了出来。同时,我们还另外发现了一些彩绘的资料。
慢慢的,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文献、出土文物、图像资料甚至是真实服装。最终在2020年底《国家宝藏》的舞台上,我们重新还原了明代一品命妇的形象,为1987年《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设计了更加接近历史真实的明代贵妇到后宫朝见后妃时的着装。我们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学历史或艺术出身的,当时录制时也感慨万分。
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地探索历史真实,去感受历史真实的美感。我们也更希望能够把这些历史真实的美感传递给大家,让更多人认识到我们的祖先与历史,以更加直观的角度来了解古人的形象。也许,我们也可以畅想出,未来的中国人会是什么样子。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