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蔡丹君,今天我们来聊聊《静夜思》。
《静夜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了,如果一个中国人说只会背一首诗,我想十有八九大家都会选《静夜思》。
以前在为大家讲一些很熟悉的诗词的时候,同学们会说“我DNA动了”。这虽然是违背科学常识的,但是我能理解大家读到那些熟悉诗词时激动的心情。《静夜思》则是要高出这个级别的。有同学说,“这不是刻在DNA上的诗,这是刻在胎盘上的诗,妈妈在胎教的时候都已经给我读过了。”既然如此,这样熟悉的诗还有什么好讲的呢?我想大家一定是有一点点好奇的,我想让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在这个电视剧片段里边,小女孩读的半首《静夜思》,是不是和我们平常读到的不一样?她说“床前看月光”,我们读到的是什么?怎么就和我们读的不一样呢?难道是这个编剧没下功夫吗?是不是他搞错了?这部电视剧据说是以明朝永乐年间为背景的,难道在永乐年间,《静夜思》是这样的吗?
如果大家知道这个版本的下半首,你会发现下半首也不一样:“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哪里不一样?“山月”不一样。那么问题来了,李白也想知道呀,是谁改了我的诗?这两首诗里边肯定有一首诗是改动的,到底哪一个才是原版呢?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学科里面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版本异文。我们每次读诗词或其他古代的篇章的时候,可能没有版本的概念。我们到书店里面去买一本书,拿起来就看。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本书是怎么编的,是依据什么样的底本来编的?
我们过去可能是比较忽略这个问题的。但是,中国古代的诗歌从遥远的时空里面一代一代传到我们手中,它会发生很多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因为承载它的物质载体,也就是那本书的版本不一样导致的。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其中包括印刷术、造纸术,这两样都和我们的文明传递相关。而正是因为这两样技术,我们今天在接受前人的文化遗产时,就会发现有一些诗歌和文本发生了变动。
在过去,我们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物质载体时代,一个是抄本时代,一个是刻本时代。如果我们今天要去追溯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到底长什么样子的话,我们首先可能就要找到宋刻本。
为什么是宋刻本?因为在宋代之前是以手抄为主的时代。虽然在唐代的时候雕版印刷已经发明了,但是老百姓在读诗的时候主要是靠手抄。包括日本人想学习唐朝文化,他们也是把唐朝的抄本通过海运运到日本去。所以那个时候,文化传播的范围可能没有那么广。但是到了宋代,知识的阶层在扩大,读书人越来越多了。我们今天能够追溯到的古代最古老的本子,通常就是以宋刻本为主。
好,这是《中华再造善本》的影印的一页宋刻本。我们来看这首《静夜思》,它也是“床前看月光”,它的第三句也是“山月”,对不对?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宋代的本子和刚才视频中那个明代的小女孩念的诗一样。那么问题来了,诗词在文献流传的过程当中到底发生过什么呢?
刚才我们说到了一个词语叫做“抄本时代”。今天唐朝留下来的诗中还有一些手抄的,比如像这个敦煌卷子就是手抄的,这是一首韦庄的《秦妇吟》。
如果我们今天要去看李白的诗,我们就要关注到它的底本。因为底本能够保证一首诗是最接近或者说最符合作者原来写的样子,这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一个基本的常识。
那到底是谁改了李白的诗呢?我们可以回到唐朝去看一看当时的《静夜思》是什么样子。
唐代的时候,人们也会去精选当时的诗人们最优秀的那些诗。在盛唐时代,有一本书叫做《河岳英灵集》,这是一个名叫殷璠的唐朝人自己编选的,这个《河岳英灵集》中甚至没有选杜甫的诗,为什么?因为在盛唐时代,杜甫的诗名还没有那么大。他在选李白的诗的时候,也没有选我们今天认为的那些李白最流行的诗,像《静夜思》他就没有选,可能他觉得《静夜思》平平无奇吧。上图是明代的毛斧季刻的《河岳英灵集》,在这本书里面看不到《静夜思》。
在晚唐韦庄编的《又玄集》,还有五代后蜀韦縠编的《才调集》里面,也都看不到《静夜思》的身影。我们中国人今天都会的一首诗,唐代人竟然没看上。
我们再到宋代看一看。宋代人也编唐代人的诗,在《乐府诗集》《万首唐人绝句》这两部宋代人编的书里面,《静夜思》收进去了,但是没有改动;到了元代的时候,萧世赟编的这部《李太白诗》也没有改动。
这是这本书的书影,在这本书的上方,有一个小小的批注,不知道什么人写的。他写道:“当作明月光,若上说看,下又说望,则复矣。”也就是说,他觉得这个地方该改,觉得应该是“床前明月光”,要不然上面是“看”,下面是“望”,这不就重复了吗?这是这个人提出来的疑问。这个人是谁?不知道了,他可能是一位读者,他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了这儿。
一首诗歌在流传的过程当中,有哪些人会对它有阐释、编辑的权利呢?首先是编这本书的人,其次就是这些读者。也就是说,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都进入到了这首诗的流传过程当中。过去的读诗人他们也在思量,这首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我们现在通过古籍,能够看到诗歌流变的过程。
在宋代的时候没有人改动它,可能因为这首诗在当时不够有名。那它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了改动呢?其实,这首诗它是在明代的时候发生了一些改动,而且这个改动版本可能有八九种之多。
我们现在读到的这个版本跟两个人有关系。一个人是明代的曹学佺,他编了一本《石仓历代诗选》。在这本书中,他把第一句改成了“床前明月光”。后来明代的李攀龙编了一本《古今诗删》,为什么要叫《古今诗删》呢?因为他觉得我们要把那些古今最好的诗给选出来。李攀龙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立意也是很高的,要删汰繁芜,选出经典。他把《静夜思》的第三句改成了“举头望明月”。所以这首诗在传递过程当中发生了变化,明代人是责任者。
可是我们能说是曹学佺改的吗?是李攀龙改的吗?可能也不一定。因为我们没有证据,有可能是当时其他的一些什么人改的,他们收诗的时候就这么收进来了。但这样的一个改动很快就流行起来了。
到了明代的时候,有一个人假借宋代谢枋得之名编了一部《千家诗》。这部诗集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它也是一本普及读物。但是宋代的谢枋得并没有编这个集子,这个集子是明代人编的。明代人在编这个集子的时候,就把刚才改动的两处都吸收进来了,所以这首诗就变成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到了清代,蘅塘退士孙洙在编《唐诗三百首》的时候,他借鉴了《千家诗》,也把这两处都吸收进来。
所以儿童普及读物重不重要?太重要了。教材重不重要?太重要了。因为古代的儿童也读这些读物,因此这个版本马上成了流传最广的一版,这也导致我们今天都不知道原来李白最开始写的不是“床前明月光”。这就是这首诗的流变过程。
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讲这个话题呢?这是因为读诗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一首诗背后的故事,我们要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我们要掌握一首诗变化的种种的证据,那就是文献的证据。我们今天提倡古籍文物保护,为什么?因为古籍里边藏着过去的真相,所以它很重要,它是我们文化的“根”。
诗歌的流变过程也告诉我们,古代的文本是流动的。大家觉得“床前明月光”和“床前看月光”、“举头望明月”和“举头望山月”有什么区别吗?可能有人觉得没有什么区别,但其实这几句诗区别大了。
如果你打开《李太白全集》,你会发现《静夜思》被编在卷六《乐府》里边。胡震亨给这首诗写了一条小批注,说这是“思妇之词 太白自制名”,意思就是说,李白最开始的时候写的那个版本是一首闺怨诗。什么是闺怨诗?古代的时候因为有征戍徭役,很多夫妻家庭要分居两地,男子要去戍守边疆,女子就在家中思念丈夫。所以闺怨题材承担着社会表述功能,意思就是说,徭役太多了,所以导致民间生出了这样的怨恨。
那这首闺怨诗,它原本的意境是什么?一个女子半夜睡不着,她看到月光洒落在她的床前,于是举头望向遥远的山脉,她想到山的那一边,有她正在戍守边疆的丈夫。可是经过明代人的修改以后,这首诗的表达空间变大了。因为我们中国人在诗词当中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传统,那就是“望月思乡”。这样的传统也是通过很多的诗词凝聚起来的,比如苏轼那首《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再往前追溯,唐代人也用明月来表达思念,这种思念不仅仅是指爱情,不仅仅是指闺怨,而是指一种刻在我们中国人血脉里的乡愁。
所以我们不要去讨论改了的诗好,还是不改的诗好,其实不管是不改的诗还是改后的诗,它们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承载功能。除了《静夜思》,事实上中国古代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背后都有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们中国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传递体系。所以古籍特别的重要,它能让我们知道诗歌背后流传的脉络。
李白的诗到底是怎么传到我们手里的呢?李白在去世之前,把他的部分手稿交给了他的族叔李阳冰。此后大家在传抄刻印过程当中,又不断地去收录他其他散佚的篇章,这是一种保存方式。像杜甫这样的诗人,他在盛唐的时候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他是在中唐韩愈的青睐之下,才突然之间提高了自己的诗歌史地位。所以他的集子就编的相对晚一些,他早年在吴越期间写的一些作品就散佚了,我们再也看不到了。
像白居易这样的诗人很聪明,他生前就知道保留自己的作品,东抄一部,西抄一部,东藏一部,西藏一部,他的作品保留的就相对比较完整。而且在当时就已经流传到日本了,所以白居易就成了在日本影响力最大的诗人之一。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在读诗词的时候,要知道它有很多种版本,它是从古人手里一代一代传到我们手里的。你现在读到的每一首诗都太珍贵了,它穿越历史时空而来,承载着我们的文明,承载着许许多多的人曾经望月思乡的情感。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意义,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背后的情感是什么,不仅仅给你解释这首诗的含义,它也告诉你这首诗歌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
我们今天在读诗的时候,可能都会遇到版本异文的问题。我记得以前在讲《红楼梦》的“虎兕相逢大梦归”还是“虎兔相逢大梦归”的时候,很多同学就觉得不是这样的,只认可其中的一种表述。其实这些问题都是版本异文造成的,我们不必太纠结。
我想通过今天这次演讲,能够告诉大家古籍特别的重要。希望大家以后有时间去参观国家典籍博物馆,那里有很多的中国古代典籍,凝聚着我们中国古人的智慧,那是我们最丰富的文化传统遗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