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春
用化石“拼出”青藏高原
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青藏高原无疑是研究的天堂。科学家们来到羌塘盆地,不光找到了放射虫硅质岩,还在藏北发现生物礁,这意味着3.85亿年前,北羌塘有可能是温暖的浅海…
张爱兵
探索未知的月球空间环境
从古代的观测到现代的载人登陆,人类对月球的好奇与探索从未停歇。虽然现在的技术发展已经让我们能够探索更遥远的太空,但对月球的探索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刘科芳
病毒来袭,我们如何应对?
禽流感、SARS、埃博拉、新冠肺炎……当这些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病毒来临,科学家们如何应对?
冉浩
蚂蚁和它们的食物罐子
世界上有超过1.6万种蚂蚁,它们如何储存食物?除了和植物、蚜虫的相互依存关系,兵蚁将液体食物储存在嗉囊中喂给同伴。这种蚂蚁群体有较大型的工蚁,嗉囊有着保鲜功能,储存了其他成员从各个地方搜集到的食物…
王维
到两亿年前寻找中国龙
在恐龙时代的海洋里,有一个同样精彩的“龙”世界...
董智超
去大自然中“寻宝”
目之能及,皆为界面。从观察生活认识自然开始,学好界面化学。
丁利娜
我们脚下的那座城
考古是一门实实在在与土打交道的学问...
石浩
我在网上卖种子
他目前正在经营着一家种子网店,这里不光有着稀有少见的番茄种子,还出售全世界最辣的龙息辣椒。在追逐爱好的道路上,他也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并且收集了3000余种野外植物物种…
徐星
霸王龙和你的大拇指是一回事吗?
恐龙退化的到底是哪两根指头?古生物学和胚胎学的数据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意味着存在同源问题上的悖论。科学家们从多种角度出发,以这些方式进行了研究…
李雪霓
失控的进食,一场与身体的斗争
进食障碍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患者往往对身材和体重有着过度的关注和控制。厌食症的死亡率达到了20%,而贪食症的患者在节食、暴食、催吐的循环中挣扎。患上进食障碍的原因,可能主要因为这三个方面…
田彩环
培育最美的中国牡丹
牡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之花”,但是国内的一些品种市场竞争力略显薄弱。科学家们先将牡丹的生长周期从5年缩短至18个月,方便后续的遗传育种工作进行,又当起了“媒婆”,解决牡丹杂交不亲和的问题…
李维阳
关于螃蟹,你不知道的事
说起螃蟹,大家可能都觉得很熟悉,但你真的了解螃蟹吗?世界上有多少种螃蟹呢?帝王蟹是螃蟹吗?
邱见玥
昆虫唤我来巡山
与昆虫相伴的数十年,她不断地追逐自己的热爱,可以为一张照片驱车24小时寻找罕见的花金龟种类,也可以徒手翻找动物粪便中的花金龟幼虫…
六层楼
有些知识,真能救命
从妇产科医生到科普博主,六层楼先生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呵护自己,他分享的这些健康知识,哪怕你无法牢记它们,但是在关键时刻也能保命…
罗建泉
膜术师是怎样练成的?
膜技术在生活中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产业、工业界中,基本上你去所有的工厂,只要你有水,就必定要用到膜。
邓黎
药丸崩解之美
用昂贵的高速摄像机拍下药物释放的过程,除了欣赏这场微观之美,还有其他的用处吗?来自四川大学的邓黎老师从药丸的起效速度进行了分析,用可视化的方法,我们看见了国内仿制药的进步…
墨韵Moyun
指弹古筝,古筝技巧与曲风的探索
古筝能融入进吉他的演奏技巧吗?B站UP主@墨韵Moyun 曾面临着作品同质化的问题,但是她尝试将吉他指弹的谱例,翻译成古筝使用的简谱,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傅正航
用热爱探索科研之路
作为国内最大的气象科普团队,@中气爱 不光只是天气预报的“搬运工”。成员之一的傅正航来自复旦大学,他研究的巴基斯坦的洪水是否会对我国南方流域的热浪作出贡献,成为了《Science Advances》的封面文章…
黄庆国
宇宙大爆炸——我们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原理,构成了我们理解宇宙的重要基石。而他认为自己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竟然是在这个方程式中加入了宇宙学常数项…
桂建芳
桂建芳:鲫的育种故事,谈水产养殖保障全球食品安全的中国智慧
我国的鱼类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科学家的不断努力,鲫鱼的遗传育种又取得了重要成果。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的“中科三号”研发成功,或许让我们在不久后未来,就能吃上没有肌间刺的鲫鱼…
张道远
张道远:探寻“复活植物”的基因密码
沙漠植物的这些适应特性是通过长期的进化演替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些植物不仅为极端环境提供了生物多样性,还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自然适应性和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模型。
刘光慧
刘光慧:我们可以阻止自己的衰老吗?
我们能否延缓衰老?经过多年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了这种占据人类基因组8%的古病毒,利用抗艾滋病的药物处理人类衰老的神经元,或许可以实现“逆转时光”…
田志喜
田志喜:种豆这十年
我国的大豆80%依靠进口,单产量也比较低。为了有效提高大豆单产,科学家在盐碱地上进行了五年努力,不光研发出耐盐碱耐旱耐涝的品种,甚至可以做到亩产306公斤…
杨蔚
阅壤
嫦娥五号带回来了珍贵的月壤,为了不破坏它们,我们不断进行技术上的研究,最终从这些比面粉还细的月壤中,找到了100多个定年矿物,确定下月球的“死亡年龄”,排除了两个假说…